top of page
中国禅文化

baihuafofa161122【文字版】

baihuafofa161122 - 白话佛法广播
00:00 / 00:00

   人活在这个世界上,有时候对自己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并不是特别了解。“受”就是一个人所感受到的东西,感受到的东西也分成心灵和肢体上的,还有这种物质的感受到的。实际上“受想行识”就是你感受到意识上拥有的东西。所有受想行识都是“皆不异空”的,就是实际上你的受想行识全部都是空的。想一想,我们感受到的东西,比方说对某一件事情的感觉、感受,我们想,想过了有时候就没了,没想到就结束了。“行”指的是意识上的行,“识”就是意识。你们拥有的意识,如果不能够成为一种实实在在心里真的东西,那就是空的。我们人本身的身体就是五蕴皆空,受想行识也是空的。一个人真的要懂得受想行识是空的,台长经常跟大家说“你不要去想了,你想也想不明白,你这么去想,想不通,对你自己今后未来非常不好”。

 

  “受”,大家经常去接受它,脑子里去“受”——“我心里到底能不能接受这个事情?能不能接受这个感觉?”“想”,想到后来想不明白,也是空的。“行”,心理行为,“我应该怎么去做”。很多人许愿“我应该怎么样去行,我一定明天开始好好地修心了”,但是碰到事情,一会儿工夫懒惰了,人慢慢地又没有耐心了,慢慢地又变得颓废和懈怠。意识也是这样,你对某一件事情的意识天天会变的,你今天认为这件事情是对的,过几天认为这件事情又是不对的,所以这些是不是空的?

 

   我们学佛人懂“非想非非想,非想非无想”,就是我不去想,并不代表我没有去想。举个简单例子,我们想去做一件事情,但是我们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去做,你没去做,但是并不代表你没有想过。“非无想”并不是说“我没有想过”。对学佛要有高度的认识,因为你接触过,因为你想过,可能就在你的六识田中、意识当中,在你七识田中、八识田中会种下烙印。

 

   所以学佛人要控制好自己的受想行识,完全要脱离,也就是说你今天不能把一些不好的思维在心中想了再想、想了再想,终有一天你会守不住,会讲出来的。我们人间是不是经常这样?有时候想讲一个人,心里专门说“哎哟,这个人这么坏”,你天天心里想、天天心里想,终有一天你就讲出来了,像泼出去的水一样收都收不回来。所以台长经常跟大家讲,不要去想,在你意念当中就没有想;如果你去想过了,就是“非无想”,你一定有想过,并不是没有想过。

 

   所以这些事情就要学会把握住自己的心理状态。臺長经常跟大家讲,心态好的人他对什么事情都想得通,心态不好的人对什么事情都想不通。是想非非想,就是你的心中要明白,我们对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会想象的,但是不要去想。但是不要去想又不是没有想过,这就是讲第二个层次,就是学佛修心的人要懂得:虽然我想过,但是我不能往心里想;虽然我想过,我虽然没有想了,但是我在心里不能去想它。“是想非非想”就是:是想过,并非我没有想过。所以不要去乱想,想通了就要把它忘记,这样我们佛心才能常驻在心中,就能克服自己不好的心态。很多人的痛苦都是因为心态不好,所以臺長在这里提醒大家,用什么方法来解决人心态不好?最好就是用平等心,要没有分别心。因为很多人就是有分别心之后,才会看不起别人,看不起这个,看不起那个。

 

   我们要懂得“心地无乱自性定”,你心中一直很安静,你没有乱,就是心不乱。你心从来不乱,你这个人就非常稳扎;如果你今天心乱了,就观自己不净——“观身不净”。所以经常要检查自己身体是不是干净,实际上这个“身体干净”,就像我们现在做人一样,要常常洗澡,要常常检查自己是不是出汗了,要洗得干净一点。但是这个“观身”并不是身体的干净,而是要你思维上的干净。你心中思维不能乱,你的本性、自性才会定下来。你去看,一些能够定得下来的人,他们本身因为心中无私,才会不乱。所以我们要懂得守戒,守戒就能让自己心定,无乱,然后你才会有自性。自己的本性出来了,你才能做得像个人,当你的佛性本性出来了,你才能变成一个佛,基础就是要定得下来。

 

   有很多事情我们永远超脱不了自我,那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在吃苦,因为很多人的心不是建立在别人身上,而是建立在自我身上——“我怎么样,我怎么样”。你一难过,你就一辈子不怎么样了。你只要心中有私心,你一定会有执著,一定会有欲望。你离不开执著、离不开欲望,最后就会伤害自己。所以真正能够有智慧的人,不伤自己,那就要无我、无人、无众生。

bottom of page